赠吴使君

贾父来何晚,仁声满海康。 所餐惟薏苡,勿剪是桄榔。 白鹿行春色,青莺返夜光。 愧非徐孺子,下榻在君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贾父:指吴使君,即吴姓的使君(古代官职名)。
  • 海康:地名,在今广东省雷州市。
  • 薏苡:一种植物,果实可食用,此处可能指吴使君的饮食简朴。
  • 桄榔: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吴使君的品德高尚,如同不被砍伐的桄榔树。
  • 白鹿:传说中的吉祥之兽,象征吉祥和美好。
  • 青莺:一种鸟,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下榻:指留宿,此处表示屈大均对吴使君的尊敬和亲近。

翻译

吴使君啊,你来得太晚了,你的仁德之声已经遍布海康。你的饮食简朴,只吃薏苡,你的品德高尚,如同不被砍伐的桄榔树。春天里,白鹿带来了吉祥的色彩,青莺带来了夜晚的光辉。我惭愧自己不是徐孺子那样的清高之士,但我愿意在你身旁留宿,表达我对你的尊敬和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屈大均赠给吴使君的作品,表达了对吴使君的敬仰和亲近之情。诗中,“贾父来何晚,仁声满海康”直接赞扬了吴使君的仁德,而“所餐惟薏苡,勿剪是桄榔”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吴使君的简朴生活和高尚品德。后两句“白鹿行春色,青莺返夜光”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白鹿和青莺的美好形象,寓意吴使君带来的吉祥和生机。最后,诗人自谦不是徐孺子,但愿意在吴使君身旁留宿,显示了诗人对吴使君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