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蓉:荷花。
- 摇落:凋谢,落下。
- 素秋:秋季,因秋季色白,故称素秋。
- 箫鼓:箫和鼓,泛指乐器。
- 殷殷:形容声音低沉、有力。
- 中流:河流中央。
- 沧洲:水边,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 狎:亲近,亲昵。
- 白鸥:一种水鸟,常象征自由、隐逸。
- 美人:指理想中的美好人物。
- 仗:依赖,依靠。
- 萱草: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忘忧。
翻译
荷花凋零,惊觉秋天已至。箫鼓声低沉有力,回荡在河流中央。远望那水边的隐居地,亲近着自由的白鸥。 理想中的美好人物不见踪影,我只能依赖忧愁。如何才能与理想中的人相遇,采摘萱草以忘却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荷花的凋零和箫鼓的声音,传达出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孤寂。诗中“美人不见兮,仗我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结尾的“采萱草以忘忧”则寄托了诗人对忘却忧愁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
宗臣的其他作品
- 《 元美访我百花洲上夜集四首 》 —— [ 明 ] 宗臣
- 《 同何侍御游大云寺十二韵 》 —— [ 明 ] 宗臣
- 《 积翠亭子与晚酌 》 —— [ 明 ] 宗臣
- 《 阳春曲 》 —— [ 明 ] 宗臣
- 《 同李司封苏文选游圣禅寺一首 》 —— [ 明 ] 宗臣
- 《 对雪有怀于鳞子与明卿元美四子 》 —— [ 明 ] 宗臣
- 《 秋夜张园遇谈玄者有赠 》 —— [ 明 ] 宗臣
- 《 湖上杂言二十首 》 —— [ 明 ] 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