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七。
- 频年:连续多年。
- 汉庭:汉朝的朝廷,此指京城。
- 春事:春天的景象。
- 阶蓂:传说中的瑞草,每月初一至十五,每日生一荚;十六至月末,每日落一荚。此指时间流逝。
- 乾坤:天地。
- 孤槎:孤独的木筏,比喻漂泊无依。
- 客星:古代对新星和超新星的称谓,此指游子。
- 鬓毛:鬓角的头发。
- 愁边:忧愁的边缘。
- 杨柳: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
- 风烟:风尘烟雾,指旅途的艰辛。
- 音书:音信,书信。
- 征鸿:远行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书信。
翻译
连续多年,游子在京城徘徊,又见春光随阶蓂草流逝。 天地间,双眼中遇见人日,江海之上,孤独的木筏载着游子。 病愈后,鬓角的头发知晓你的苍白,忧愁边缘,柳树为谁而绿? 风尘烟雾,音信隔绝,傍晚时分,远行的鸿雁,其声不忍听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频年栖汉庭”与“江海孤槎是客星”描绘了游子长期的漂泊与孤独。而“病起鬓毛知汝白”则透露出岁月的无情与游子的憔悴。末句“风烟况复音书隔,向夕征鸿不可听”更是深化了游子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宗臣的高超艺术成就。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