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参军之横州

· 宗臣
中原落日怨离群,万里关山路又分。 乱后谁为骠骑使,征南吾忆伏波军。 湘妃班竹行秋雨,帝者苍梧起暮云。 铜柱高标犹在眼,好将勋业荅明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骠骑使:古代官职,指担任骠骑将军的使者。
  • 伏波军:古代军队名,指伏波将军率领的军队。
  • 湘妃班竹:湘妃,传说中的舜帝妃子,班竹,即斑竹,因湘妃泪痕染竹而成斑,故名。
  • 帝者苍梧:苍梧,地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舜帝南巡至此而崩。
  • 铜柱高标:铜柱,古代边疆的标志,高标,高耸的标志。

翻译

中原的落日下,我们离群索居,万里关山路又将我们分隔。 乱世之后,谁将成为骠骑将军的使者,我心中怀念着伏波将军的军队。 湘妃的斑竹在秋雨中摇曳,舜帝的苍梧之地,傍晚的云雾升腾。 铜柱那高耸的标志依然在眼前,愿你用功勋和事业来报答明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中原落日”与“万里关山”共同构筑了壮阔而悲凉的背景,凸显了离别的沉重。后文通过对“骠骑使”与“伏波军”的怀念,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向往。结尾的“铜柱高标”与“勋业荅明君”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功业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功名的双重追求。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