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亭障三边接,风沙万古愁。 可怜辽海月,不作汉时秋。 白草连天尽,黄河倒日流。 受降城上望,空忆冠军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障:古代边塞的防御工事。
  • 三边:指边疆的三个方向,泛指边疆。
  • 辽海:指辽东地区,即今辽宁省一带。
  • 汉时秋:指汉朝时期的秋天,这里用来对比辽海的月色。
  • 白草:一种生长在北方的草,秋天变白。
  • 受降城:古代边塞上的城池,用于接受敌军的投降。
  • 冠军侯:指汉朝名将霍去病,因其功勋卓著被封为冠军侯。

翻译

边塞的防御工事连接着三边的边疆,万古以来风沙中都带着愁绪。 辽东的月亮可怜地照耀着,却不似汉朝时期的秋色。 白草连绵至天边,黄河水仿佛倒流着太阳的光辉。 站在受降城上远望,空自回忆着冠军侯的英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辽海月与汉时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边塞生活的感慨。诗中“白草连天尽,黄河倒日流”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边塞的苍茫,而“受降城上望,空忆冠军侯”则透露出对英雄时代的无限追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