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怀塞外友人

塞外知寒绝,凄凉黑水涯。 貂毛那受雪,马肉不沾沙。 风断三秋草,冰开二月花。 催人双泪落,最苦是清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外:指边疆地区。
  • 黑水:指边疆的河流。
  • 貂毛:指貂皮,一种保暖的毛皮。
  • 马肉:指马的肉,边疆地区可能食用。
  • 三秋草:指秋天的草。
  • 二月花:指春天的花。
  • 清笳:指清脆的笳声,笳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翻译

在边疆之地,寒冷至极,凄凉地位于黑水之畔。 貂皮虽能抵御雪的侵袭,但马肉却不会沾上沙尘。 秋风已将三季的草吹断,而二月的冰开始融化,春花绽放。 笳声催人泪下,最令人痛苦的是那清脆的笳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严寒与凄凉,通过“塞外知寒绝”和“凄凉黑水涯”传达了边疆环境的艰苦。诗中“貂毛那受雪,马肉不沾沙”巧妙地以貂毛和马肉为象征,表现了边疆生活的特殊性。后两句“风断三秋草,冰开二月花”则通过季节的转换,展现了边疆自然景观的变化。结尾的“催人双泪落,最苦是清笳”深刻表达了边疆士兵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士兵的情感世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