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杂咏

峰路时时断,翻嫌瀑布多。 水浮苍树去,山逐白云过。 饷客惟朱草,牵人是绿萝。 踟蹰石梁畔,心奈欲归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饷客:招待客人。
  • 朱草:红色的草,这里可能指一种特别的植物。
  • 绿萝:一种植物,常绿藤本。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石梁:石桥。

翻译

山峰间的路时常中断,反而觉得瀑布太多了。 水流带着苍翠的树木漂去,山峦随着白云的飘动而变化。 用来招待客人的只有红色的草,牵绊人的是绿色的藤萝。 在石桥边徘徊不前,心中犹豫着归途该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峰路时时断,翻嫌瀑布多”表达了山路崎岖、瀑布众多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复杂情感。后句通过“水浮苍树去,山逐白云过”进一步以流动的视角展现了山水的动态美。诗的结尾“踟蹰石梁畔,心奈欲归何”则深刻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犹豫与不舍,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