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王阮亭宫詹至粤即送其行

洞庭七十二,君独爱渔洋。 自有梅花咏,弥令笠泽香。 鼓钟才子国,膏润美人乡。 辞客知谁似,风流一代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境内。
  • 七十二:指洞庭湖周围的山峰数量,这里泛指洞庭湖的广阔。
  • 渔洋:指渔洋山,位于洞庭湖附近,这里代指洞庭湖的美景。
  • 梅花咏:指咏梅的诗作。
  • 笠泽:指笠泽山,位于今江苏省境内,这里用以形容诗人的诗作如笠泽山一样香气四溢。
  • 鼓钟:古代乐器,这里指音乐、文化。
  • 才子国:指文化昌盛、才子辈出的地方。
  • 膏润:指滋润、养育。
  • 美人乡:指美女众多的地方,也指文化繁荣、风景优美之地。
  • 辞客:指诗人、文人。
  • 风流:指文采风流、才华横溢。

翻译

洞庭湖七十二峰,你独爱那渔洋。 自有咏梅之作,更使笠泽山香飘四溢。 音乐与文化在才子辈出的国度中回响, 滋润着美人如云的乡土。 诗人的风采,谁能比拟? 你的风流才华,将流传千古。

赏析

这首诗是屈大均对王阮亭的赞美之作。诗中,“洞庭七十二,君独爱渔洋”展现了王阮亭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情愫,而“自有梅花咏,弥令笠泽香”则赞美了王阮亭的诗才,将其比作香气四溢的笠泽山。后两句“鼓钟才子国,膏润美人乡”描绘了文化繁荣与风景优美的景象,最后两句则直接赞美了王阮亭的风流才华,预言其名声将流传久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王阮亭的深深敬仰和美好祝愿。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