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采菊

陶公有秋菊,多赠九华枝。 最劲先朝本,纯黄后土姿。 香含霜气早,暖入露光迟。 我学三闾者,餐英亦自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喜爱菊花。
  • 九华:指菊花,因其花瓣繁多如九重天,故称。
  • 最劲:最强劲,指菊花的生命力旺盛。
  • 先朝:指明朝,诗人生活的时代之前的朝代。
  • 后土:指大地,这里形容菊花的颜色如大地般纯黄。
  • 香含:香气中蕴含。
  • 霜气:秋天的寒气。
  • 暖入: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
  • 露光:露水反射的光芒。
  • 三闾:指屈原,他是楚国三闾大夫,这里诗人自比屈原。
  • 餐英:指吃菊花,屈原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

翻译

陶渊明先生有秋天的菊花,他常常赠予我许多菊花枝。这些菊花生命力旺盛,颜色如大地般纯黄。它们的香气中蕴含着秋天的寒气,而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露水反射的光芒却迟迟不散。我自比屈原,吃着菊花也感到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菊花的生命力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先贤陶渊明、屈原的敬仰。诗中“最劲先朝本,纯黄后土姿”一句,既赞美了菊花的顽强生命力,又暗含了对明朝的怀念。后两句“香含霜气早,暖入露光迟”则巧妙地描绘了秋菊的香气和秋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结尾“我学三闾者,餐英亦自怡”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屈原的模仿和内心的愉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超脱的境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