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子苕文

梁鸿慕游札,昔向姑苏台。 岂意延陵子,今逢蓟北来。 为君奏风雅,是日陈樽罍。 曲半新声变,宫商待尔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鸿:东汉时期文学家,以诗文著称。
  • 游札:古代的一种文书,这里指梁鸿的文学作品。
  • 姑苏台: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 延陵子:指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季札,以贤德著称。
  • 蓟北:指今天的北京一带,古代属于燕国。
  • 风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这里泛指高雅的诗歌。
  • 樽罍:古代的酒器,这里指酒宴。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这里指音乐。

翻译

屈大均在诗中表达了对汪子苕文的赞赏和欢迎。他提到古代文学家梁鸿曾向往游历姑苏台,而自己今日有幸在蓟北(北京)遇到汪子苕文,如同遇到了古代贤人延陵子季札。他愿意为汪子苕文演奏高雅的诗歌,并在酒宴上展示新的音乐作品,期待汪子苕文能评判和裁决这些音乐的优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家和贤人的引用,展现了屈大均对汪子苕文的高度评价和尊重。诗中“岂意延陵子,今逢蓟北来”一句,既表达了对汪子苕文的意外相遇之喜,也暗示了对其品德和才华的认可。后两句则通过音乐的比喻,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汪子苕文的期待和信任,希望他能成为评判和指导自己艺术创作的知音。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艺术交流的渴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