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日:指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 吴方: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水涯:水边。
- 东方:指东方朔,古代传说中的智者,据说他能在宴会上割肉分给众人。
-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 浮瓜:将瓜果放入水中冷却后食用,是夏日的一种消暑方式。
- 葵扇:用葵叶制成的扇子。
- 桃笙:桃木制成的席子。
- 布浅沙:铺在浅沙上,指在沙滩上铺席子。
- 褦襶(nài dài):古代一种宽大的衣服,这里指穿着轻松舒适。
- 数来家:多次来访的家庭。
翻译
在炎热的伏天,只需饮酒来避暑,我们相约在水边。 像东方朔那样割肉分食难以实现,但在河朔地区,我们可以享受浮瓜消暑。 明月下,我们摇动葵扇,桃木席子铺在浅沙上。 主人穿着轻松舒适的衣服,非常高兴,还邀请我们多次来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伏日时节的消暑场景,通过饮酒、浮瓜、摇扇等细节,生动展现了夏日的生活情趣。诗中运用了东方朔割肉的典故和河朔浮瓜的习俗,增添了文化内涵。明月、葵扇、桃笙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结尾处主人的欢愉和好客,更是为这夏日聚会增添了几分温馨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