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有感

· 王奕
少小从师读鲁书,几回掩卷想风雩。 得游邹鲁圣贤地,谁创华夷道德涂。 地势虽然有离合,脚跟却莫放模糊。 不知江右明经士,曾识春秋两字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雩(yú):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这里指古代的礼仪和风俗。
  • 邹鲁:指邹国和鲁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地方,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 华夷:指中原文化和边远地区文化。
  • 江右: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即江西一带。
  • 明经士:指精通经书的学者。

翻译

年少时跟随老师学习鲁国的书籍,多次合上书本思考古代的风俗礼仪。有幸游历了邹国和鲁国这些圣贤的故乡,是谁开创了中原与边远地区间的道德之路。地理形势虽然有分合变迁,但我们的立场和原则不能模糊。不知道长江以南那些精通经书的学者,是否真正理解了春秋这两个字的意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道德传承的思考。诗中,“少小从师读鲁书”展现了作者自幼对学问的渴望,“得游邹鲁圣贤地”则体现了对古代圣贤文化的敬仰。后两句强调了在地理变迁中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学者能否真正理解经典内涵的担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学问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