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包山杨明府宅

· 方回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 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我眠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住宿。
  • 包山:地名。
  • 杨明府:人名,可能是当地的官员或名人。
  • 谚谓:俗语说。
  • 慈父母:比喻像父母一样慈爱的人。
  • 锦衣玉食:形容生活奢华。
  • 朱弦镂簋:朱弦指红色的琴弦,镂簋指雕刻精美的食器,这里指高雅的生活享受。
  • 宝一砚:珍爱一方砚台,砚台是古代文人书写的重要工具。
  • 浩唱:大声歌唱。
  • :注视,凝视。

翻译

谁是真正的创造者,俗语比喻为慈爱的父母。那些穿着锦衣、享受玉食,以及弹奏朱弦、使用镂空簋器的人。您只珍爱一方砚台,这比那些百倍的奢华似乎更胜一筹。我在这里住宿,您大声歌唱,还有半夜的时间。亲近却难以告别,依依不舍地凝视着烟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奢华生活与文人清雅的追求,表达了对杨明府简朴生活的赞赏。诗中“宝一砚”与“锦衣玉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文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结尾的“依依睇烟雨”则抒发了对杨明府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