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了却:完成,结束。
- 三根椽下事:指僧人的修行生活。椽,屋梁上的横木。
- 一瓶一钵:僧人常用的生活用品,瓶用来装水,钵用来盛饭。
- 阅:经历,游历。
- 东州:泛指东方之地。
- 逻斋:巡视斋堂,指僧人巡视斋堂以确保食物供应。
- 树生耳:比喻天气变化,树枝上结冰如耳状。
- 罢讲:停止讲经说法。
- 石点头:传说中石头因听闻佛法而点头,比喻佛法深奥,能感动万物。
- 起灭: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生灭变化。
- 无波:平静无波,比喻心境平和。
- 真古井:比喻深沉不变的心境。
- 往来触物:指与外界事物的接触。
- 信虚舟:比喻心境如虚舟,随波逐流,无所执着。
- 门人:弟子,学生。
- 归期近:回家的日子将近。
- 松已回枝:松树的枝条已经恢复生机。
- 水复流:水重新流动,比喻生机恢复。
翻译
完成了僧人在简陋屋舍下的修行,带着一瓶一钵游历东方各地。巡视斋堂时,或许会厌倦树枝上结冰的景象,停止讲经似乎也觉得石头点头的故事不再重要。心境如古井般平静无波,起灭无常,与外界接触时,心境如虚舟般随波逐流。弟子们一定高兴地期待着我的归期,看那松树的枝条已经恢复生机,水流也重新开始流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修行后的心境与生活状态。通过“了却三根椽下事”和“一瓶一钵阅东州”,展现了僧人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诗中“逻斋应厌树生耳,罢讲似嫌石点头”反映了僧人对日常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门人定喜归期近,松已回枝水复流”则传达了僧人即将归来的喜悦,以及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僧人内心的平和与生命的活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佛法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