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虎踞龙蟠(pán):形容地势险要,像虎蹲着,龙盘着。
- 莽为墟:荒废成为废墟。
- 孙刘霸业: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的霸业。
- 一抔土:一捧土,比喻微不足道。
- 王谢虚名: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他们的名声虽大,但实际成就有限。
- 数板书:指书籍,这里比喻虚名。
- 瓜步:地名,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 钟山:山名,在南京。
- 萧疏:稀疏,冷落。
- 此老争墩:指历史上的争斗。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渠:他,指代前文的“此老”。
翻译
金陵的地势险要,画中的景象也比不上,但当时的宫殿已经荒废成了废墟。孙权和刘备的霸业,如今不过是一捧土,王导和谢安的虚名,也只是几页书上的记载。瓜步的风涛依旧浩渺,钟山的松竹依然稀疏。自从那些历史上的争斗之后,纷乱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都是因为那些争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金陵古都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虎踞龙蟠”形容金陵地势的险要,而“莽为墟”则突出了历史的沧桑。通过对孙刘霸业、王谢虚名的对比,作者揭示了功名的虚幻和历史的无常。最后,以“此老争墩”为引,批评了历史上无休止的争斗,导致了社会的纷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