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古时为六朝古都。
- 使者:被派遣出使的人。
- 漠漠:形容风烟弥漫的样子。
- 风烟:风中的烟尘,常用来形容战乱或动荡的景象。
- 一道开:指风烟被吹散,景象开阔。
- 王气:指帝王的气象或国家的命运。
- 自息:自然消退或停止。
- 皇恩:皇帝的恩泽。
- 周回:遍及,无处不在。
- 率土:指全国或天下。
- 王化:指受到皇帝的教化。
- 俊才:杰出的人才。
- 丁宁:叮嘱,嘱咐。
- 属付:托付,嘱托。
- 凤皇台:指南京的凤凰台,古时为名胜之地。
翻译
金陵的使者渡过江来,弥漫的风烟被一道风吹散,景象开阔。 帝王的气象有时会自然消退,但皇帝的恩泽无处不在,遍及四方。 不要说全国都已受到皇帝的教化,更应高兴江南有杰出的人才。 回去时要反复叮嘱,春风将会先到凤凰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陵使者过江的场景,通过对“王气”与“皇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皇恩浩荡的赞美。诗中“莫言率土皆王化,且喜江南有俊才”一句,既体现了对全国统一的肯定,也表达了对江南人才的赞赏。结尾的“春风先到凤皇台”则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顺帝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期许。

元顺帝
即妥欢贴睦尔。元朝皇帝。明宗长子。文宗至顺元年,徙居高丽大青岛,一年后,徙广西静江。三年,文宗、宁宗相继去世后,文宗后不答失里召之入京,为燕铁木儿所阻,久不得立。四年,燕铁木儿死,乃即位于上都,时年十三岁,改元元统。右丞相伯颜专权,元统三年,以谋逆罪杀唐其势(燕铁木儿子)及皇后(燕铁木儿女),使侄脱脱领宿卫。罢科举取士之制。以祖述世祖为理由,改当年为至元元年,是为后至元。时各地民众起事频繁,乃禁汉人、南人执兵器及养马,不准学习蒙古、色目文字。至元六年,帝得脱脱之助,罢黜伯颜。以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恢复科举制度。次年,改元至正。十一年,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朝廷内部亦矛盾重重。脱脱被谗贬死。顺帝与皇太子争权,各结外援,发生内战。朱元璋乘间囊括南方,进行北伐。二十八年,明军进迫大都,顺帝北走应昌。两年后病卒。庙号惠宗。明朝加号顺帝。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