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知事李仲常还金华

· 王逢
列郡歌岑晊,孤城颂李膺。 文华仙掌露,人品玉壶冰。 画本黄荃学,诗兼毕曜能。 关河千里道,风雨十年灯。 荐鹗知无忝,登龙贵早承。 朔云低紫禁,东璧映青绫。 郎署新帷幄,儒门古豆登。 鼋梁初隐见,羽檄遂飞腾。 军事诸曹服,元僚太守称。 芙蓉秋独卧,骠骑日同兴。 众仰宽民力,谁堪作帝肱。 扫除尘澒洞,屏蔽雪侵陵。 野戍销锋镝,田家罢棘矜。 昆崙天柱正,宸极泰阶升。 顾此心常切,多君兴远乘。 崇桃红雾敛,丰草绿波增。 喻蜀汉司马,归吴张季鹰。 宦情轻比蜕,行色澹于僧。 三洞金晶发,双溪白练澄。 过家饶赏咏,来纸细缄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列郡:各郡。
  • 岑晊:人名,东汉时期的名士。
  • 李膺:人名,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文华:文采才华。
  • 仙掌露:比喻文采如仙人掌上的露水,珍贵而清新。
  • 玉壶冰:比喻人品清白纯洁。
  • 黄荃:人名,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
  • 毕曜:人名,唐代诗人。
  • 荐鹗:比喻推荐贤能。
  • 登龙:比喻升官或成名。
  • 朔云:北方的云。
  • 东璧:东方的墙壁,比喻东方的文化或人才。
  • 青绫:青色的丝织品,常用来比喻文采。
  • 郎署:官署。
  • 儒门:儒家学派。
  • 鼋梁:传说中的神龟,比喻重要的职位或人物。
  • 羽檄:紧急的军令。
  • 元僚:重要的同僚。
  • 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省长。
  • 骠骑: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将军。
  • 尘澒洞:尘土飞扬的洞穴,比喻混乱的局势。
  • 屏蔽:遮挡,保护。
  • 昆崙:昆仑山,比喻高远或重要的地方。
  • 宸极:帝王的居所。
  • 泰阶:古代星宿名,比喻高升或吉祥。
  • 崇桃:高大的桃树。
  • 丰草:茂盛的草。
  • 喻蜀汉司马:比喻像蜀汉的司马懿那样有才能。
  • 张季鹰:人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
  • 三洞:道教中的三个洞天,比喻神秘或高深的地方。
  • 金晶:金色的光芒。
  • 双溪:两条溪流。
  • 白练澄:清澈如白练的溪水。
  • 缄縢:封缄。

翻译

各郡都歌颂岑晊,孤城则赞颂李膺。 文采如仙人掌上的露水,人品如玉壶中的冰清。 画技学自黄荃,诗才兼备毕曜之能。 千里关河之路,十年风雨同灯。 推荐贤能无愧,升官成名早有承。 北方的云低垂紫禁,东方的文化映照青绫。 新官署中的帷幄,儒门中的古豆登。 神龟初现,紧急军令飞腾。 诸曹服军事,太守称元僚。 秋日独卧芙蓉,日日与骠骑同兴。 众人仰望宽民力,谁能堪作帝肱。 扫除尘土飞扬的混乱,屏蔽雪的侵陵。 野戍的锋镝已销,田家罢去棘矜。 昆仑天柱正,宸极泰阶升。 顾此心常切,多君兴远乘。 高大的桃树红雾敛,茂盛的草绿波增。 如蜀汉的司马懿,归吴的张季鹰。 宦情轻如蜕,行色淡于僧。 三洞金光发,双溪白练澄。 过家饶有赏咏,来纸细缄縢。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李仲常的文采、人品和政治才能,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他的卓越和远大志向。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来象征和比喻,如“仙掌露”、“玉壶冰”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李仲常的清高品质和才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李仲常政治抱负的期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个人的颂扬,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