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烈女庙
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
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
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
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
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斑斑:形容斑点很多。
-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萑蒲:一种植物,这里指水边的植物。
- 檿柘:古代的两种树木,这里指村庄周围的树木。
- 伏腊:古代的两种祭祀,伏指夏季的祭祀,腊指冬季的祭祀。
- 粢盛:祭祀时用的谷物。
- 帷箔:帘子和屏风。
- 軿:古代的一种车。
- 湘灵:湘水的女神。
- 蔡琰:东汉末年的女诗人,曹操的养女。
- 涕泗涟: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形容非常悲伤。
翻译
这座庙宇在湖阴已有四百年,斑斑点点的江边竹林映衬着美丽的女子。 水中的鱼龙随着水位的下降,出现在了水边的植物之外,村庄周围的树木边,鸡犬相闻。 不需要清名记载在女史中,她的贞魂已经能够感动神明。 君王的社稷如今何在,但祭祀时的谷物依旧摆放得整整齐齐。 夜晚,帘子和屏风旁,月光照在凉爽的床上,早晨,佩环的声音响起,云中的车缓缓驶来。 湘水的女神弹奏着瑟,虞舜的风俗依旧盛行,蔡琰听到笳声,汉朝的鼎已经迁移。 可叹那些生还者羞于面对故国,何不以死来报答皇天。 在黄尘中,她们依旧保持着明亮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重新为时世的变迁而感到悲伤,泪水和鼻涕一起流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烈女庙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女子的贞烈。诗中,“斑斑江竹映婵娟”等句,以景寓情,表达了女子的高洁与不朽。后文通过对比湘灵、蔡琰的典故,强调了死节报国的崇高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女性贞烈品质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