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从兄良遇

· 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孙。 白首涉患难,仅馀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飞奔。 长眉具寿相,脩髯当风掀。 千丈耸巨栋,一朝成枯根。 强者尚若此,弱又其奚论。 惟兄负刚劲,临事简不烦。 可否率正色,臧否多直言。 谈笑无城府,其实春和温。 憸壬有弗察,平地生雠冤。 惟扬赴逮对,乃用怨报恩。 十年归来乎,下帷董生园。 此死幸无愧,彼生非游魂。 春官一再上,科名合高骞。 世事既鼎革,何如偃丘樊。 百里许起家,性终不耐喧。 军马尘未已,朝夕常闭门。 劣弟解彫郡,生理古井眢。 时复造兄室,酾酒崇盘餐。 二月近生日,烂漫倾芳樽。 岂谓三四月,医药昧病源。 平生无妾侍,寡欲培真元。 焉用艾与附,内外加炮燔。 五月二十八,了了语不昏。 为后取犹子,愚哉真犬豚。 此事未称意,似难它选抡。 委曲进宽譬,且望进粥饘。 乃后密探问,不敢踰闼阍。 诸幼日传报,精神稍昂轩。 奄忽季夏半,长往游厚坤。 走赴气已绝,号恸书灵幡。 忆兄旧论议,亹亹双袖揎。 口齿未即闭,饭含莫咽吞。 盖棺一何速,迫此炎暑袢。 衰薾抱怛痛,哀声嘶霜猿。 人生孰不尔,屈伸手覆翻。 考终亦一福,拱璧无瑕痕。 丘嫂抚孤稚,匪伊将冠婚。 或者气质变,培壅成兰荪。 寒宗弱一个,缪居昭穆尊。 上当相宅兆,安厝居高原。 下当教贻厥,敬恭奉蘋蘩。 秋风几黄落,我亦超昆崙。 焉得天地间,长挂扶桑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è):经历。
  • (yú):剩余。
  • 脩髯 (xiū rán):长须。
  • 臧否 (zāng pǐ):评价,褒贬。
  • 憸壬 (xiān rén):奸佞小人。
  • 逮对 (dài duì):被捕对质。
  • 下帷 (xià wéi):放下帷幕,指隐居。
  • 春官 (chūn guān):古代官名,此处指科举考试。
  • 鼎革 (dǐng gé):重大变革。
  • 偃丘樊 (yǎn qiū fán):隐居山林。
  • 彫郡 (diāo jùn):指边远或荒凉的地方。
  • (yuān):枯竭。
  • 酾酒 (shāi jiǔ):滤酒。
  • 粥饘 (zhōu zhān):稀饭。
  • 闼阍 (tà hūn):宫门。
  • 奄忽 (yǎn hū):突然。
  • 灵幡 (líng fān):丧旗。
  • 亹亹 (wěi wěi):勤勉不倦的样子。
  • 饭含 (fàn hán):古代丧礼,将米或玉放入死者口中。
  • 考终 (kǎo zhōng):寿终。
  • 拱璧 (gǒng bì):大璧,比喻完美无缺。
  • 贻厥 (yí jué):遗留给子孙。
  • 蘋蘩 (píng fán):古代祭祀用的两种植物。
  • 昆崙 (kūn lún):昆仑山,比喻高远。
  • 扶桑 (fú sāng):神话中的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翻译

先祖有五个儿子,其中下面有八个男孙。白发苍苍经历了许多患难,只剩下两个老人存活。哥哥曾经健壮如虎,行走如飞奔。长长的眉毛和寿相,修长的胡须随风飘扬。千丈高的巨树,一朝之间变成了枯根。强者尚且如此,弱者又如何能论。只有哥哥性格刚劲,处理事情简单不繁琐。对错都率直表态,评价多直言不讳。谈笑间没有城府,其实内心春和温暖。奸佞小人未能察觉,平地起波澜,生出仇恨。在扬州被捕对质,竟用怨恨回报恩情。十年归来后,隐居董生园。此生无憾,彼生非游魂。春官考试一再上榜,科名应当高飞。世事已经大变革,何不隐居山林。百里之外起家,性格终究不耐喧嚣。军马尘埃未定,早晚常闭门。劣弟解职边远之地,生活古井已枯竭。时常拜访兄长家,滤酒设宴。二月临近生日,烂漫倾倒芳香的酒杯。岂料三四月间,医药未能找到病源。一生无妾侍,寡欲培养真元。何用艾草和附子,内外加炮制。五月二十八日,说话清晰不昏迷。为后取侄子,真是愚蠢如犬豚。此事未能满意,似乎难以选择。委婉进言宽慰,希望进食稀饭。之后秘密探问,不敢越过宫门。诸子幼时常传报,精神稍有振奋。突然季夏过半,长往游于厚土之下。奔赴时气息已绝,号啕大哭书写灵幡。回忆兄长旧时的议论,勤勉不倦双袖揎。口齿未闭,饭含莫咽。盖棺何其迅速,迫于炎暑。衰弱抱着剧痛,哀声如霜猿。人生谁能如此,屈伸翻覆。寿终也是一种福气,完美无瑕。丘嫂抚养孤儿,不是将要冠婚。或者气质改变,培养成兰荪。寒宗弱一个,谬居昭穆尊。上应选择宅兆,安葬在高原。下应教育子孙,敬恭奉上蘋蘩。秋风几度黄落,我也超越昆仑。怎能得天地间,长挂扶桑之暾。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回忆了与兄长的往事,表达了对兄长刚劲性格和不幸遭遇的敬佩与哀悼。诗中通过对比兄长的强健与衰弱,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关切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家族情感的深沉表达。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