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云屋赵资敬启蒙亭风雩亭二首

· 方回
坤三变艮山,天一生坎泉。 注谷未浩浩,滴石初涓涓。 君子观厥象,有若童稚然。 更历几险阻,然后为巨川。 始教及龆龀,成功从心年。 夫人可为圣,往圣敢自专。 果行誓必往,江海迷溯沿。 育德滋无穷,昼夜鸣潺湲。 云屋有遗老,凿渠玩清涟。 时时汎羽觞,坐致兰亭贤。 曷时亦酌我,同赋临流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坤三变艮山:坤卦变化为艮卦,象征着山。
  • 天一生坎泉:天卦变化为坎卦,象征着水。
  • 注谷未浩浩:水流入山谷,尚未形成浩大的水流。
  • 滴石初涓涓:水滴落在石头上,刚开始是细小的水流。
  • 龆龀(tiáo chèn):指儿童换牙的时期,比喻幼年。
  • 育德滋无穷:培养德行,其益处无穷无尽。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 汎羽觞:泛舟饮酒。
  • 曷时亦酌我:何时也邀请我。

翻译

坤卦变化为艮卦,象征着山;天卦变化为坎卦,象征着水。水流入山谷,尚未形成浩大的水流;水滴落在石头上,刚开始是细小的水流。君子观察这些卦象,仿佛看到了孩童的样子。经历了多次险阻,最终形成了大河。教育从儿童时期开始,成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地到来。人们可以成为圣人,但不应自以为是。决心前行,无论江海如何曲折,都要勇往直前。培养德行,其益处无穷无尽,日夜不停地鸣响,如同水流声。云屋中有一位隐居的老人,他开凿水渠,欣赏清澈的水波。时常泛舟饮酒,邀请兰亭的贤士共聚。何时也邀请我,一同赋诗于水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卦象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成长过程,从幼年的教育到成年的成功,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山、水、谷、石等,来描绘人生的起伏和变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贤士共聚、赋诗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