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二首

· 方回
人固有倒行,天亦有逆施。 脍肝富且寿,沴气乃至兹。 岁旱茂稊稗,夜暗号鸮鸱。 正卯宜一律,遇涂姑巽辞。 麟经没其名,直以盗书之。 万古流恶声,荣华能几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倒行:违背常理的行为。
  • 逆施:违背常理的施为。
  • 脍肝:指奢侈的生活。
  • 沴气:不祥之气,灾祸。
  • 茂稊稗:稊稗茂盛,比喻不正当的事物兴盛。
  • 鸮鸱:猫头鹰,常用来比喻恶人或不祥之物。
  • 正卯:指正直的行为。
  • 遇涂:遇到困境。
  • 巽辞:委婉的言辞。
  • 麟经:指《春秋》,古代史书。
  • 盗书:篡改历史。

翻译

人固然有违背常理的行为,天也有违背常理的施为。奢侈的生活使人富有且长寿,但灾祸也因此而至。干旱之年,不正当的事物却兴盛,夜晚黑暗中,恶人如猫头鹰般号叫。正直的行为应当一致,遇到困境时,姑且用委婉的言辞应对。《春秋》这样的史书隐去了某些人的名字,直接以“盗”来记载他们。万古流传的恶名,荣华富贵又能持续多久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世间的荣华与天道的逆施,揭示了道德与命运的冲突。诗人批判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富贵的行径,并指出这种行为最终会招致灾祸。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关注,认为历史应当真实记录,不应被篡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