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五首

· 方回
此身脩至此,尚恐玉有瑕。 自兹脩更脩,庶几宽我涯。 不然轮生角,岂不柅厥车。 故无熊虎卜,亦未梦龙蛇。 学不取临川,文不取永嘉。 诗不取晚唐,有正宁无葩。 真魏吾所师,未觉朱程赊。 此身脩至此,馁死曾何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ū):修养,修炼。
  • 玉有瑕:比喻完美中仍有不足。
  • (nǐ):阻止,阻碍。
  • (jué):其,他的。
  • 熊虎卜:指占卜吉凶,熊虎象征勇猛,常用于占卜。
  • 龙蛇:比喻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 临川:指南宋文学家陆游,因其号临川,此处指其文学风格。
  • 永嘉:指南宋诗人刘克庄,因其号永嘉,此处指其文学风格。
  • 晚唐:指唐朝晚期,此处指该时期的文学风格。
  • 真魏:指真德秀和魏了翁,两位南宋理学家。
  • 朱程:指朱熹和程颐,两位宋代理学家。
  • (shē):遥远,此处指距离远,难以企及。
  • 馁死:饿死。

翻译

我修炼至此,仍担心完美中还有瑕疵。 从此继续修炼,希望可以放宽我的界限。 否则,车轮若生角,岂不是阻碍了我的车行? 因此,我没有用熊虎来占卜吉凶,也未曾梦见龙蛇般的非凡事物。 学习不追求陆游的风格,文章不模仿刘克庄的笔法。 诗歌不效仿晚唐的风格,有正直何必无花。 真德秀和魏了翁是我所敬仰的师长,未觉朱熹和程颐的学说遥远。 我修炼至此,即使饿死又何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学追求的坚持与自我要求。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自己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学风格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诗中“玉有瑕”、“柅厥车”等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不足的深刻认识和对进步的渴望。同时,诗人对于师法的明确选择,显示了他对于理学和文学的独到见解和坚定立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学问的深刻理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