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午漏:古代计时器,指中午时分。
- 簟文:竹席的纹理。
- 帘影:帘子的影子。
- 碧参差:形容帘影和簟文交错的样子。
- 白马陈从事:指陈从事,可能是一位以白马为坐骑的官员或文人。
- 青袍杜拾遗:指杜拾遗,可能是一位穿着青袍的官员或文人。
- 大地风尘:比喻世间的纷扰和战乱。
- 扁舟:小船。
- 江海:泛指江河湖海。
- 凉天:凉爽的天气。
- 雁叫:雁的叫声。
- 芙蓉:荷花。
- 鼓吹辞:军中演奏的乐曲。
翻译
幕府之中深严,午时的漏声显得迟缓,竹席的纹理与帘子的影子交错着碧绿。总是传颂着那位骑白马的陈从事,每当想起那位穿青袍的杜拾遗,心中便有所思。大地上风尘未定,忧虑未解,小船在江海间漂泊,归期无定。在这凉爽的天气里,雁声与荷花一同响起,我许诺在军中演奏鼓吹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深严的幕府环境,通过午漏的迟缓、簟文帘影的交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白马陈从事”和“青袍杜拾遗”可能是诗人怀念的两位友人,他们的形象与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交织在一起。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未平、个人漂泊无依的感慨,以及对军中鼓吹辞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壮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
王逢的其他作品
- 《 虞美人行赠邵倅 》 —— [ 元 ] 王逢
- 《 过杨员外别业 》 —— [ 元 ] 王逢
- 《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 —— [ 元 ] 王逢
- 《 岁星渐高赠王伯紞进士 》 —— [ 元 ] 王逢
- 《 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将军第闻弹白翎雀引 》 —— [ 元 ] 王逢
- 《 江边竹枝词八首 》 —— [ 元 ] 王逢
- 《 往扬名 开化二乡掩骼 》 —— [ 元 ] 王逢
- 《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其五身膏草野身土苴,语孙耰锄莫轻把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