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闽僧谦牧隐所题雁宕大龙湫西瀑布常云展旗天柱卓笔双高峰诗予为之色动槩括一首
雁宕龙湫气混濛,展旗卓笔势争雄。
翠翀霄汉双鸾影,玉立东南一柱功。
兴入常云飞夏雪,醉看高瀑挂晴虹。
总惭尊者空诸有,万木围岩夜自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宕(dàng):即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以山水奇秀闻名。
- 龙湫(qiū):指雁荡山中的大龙湫瀑布。
- 混濛(mé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展旗:形容山峰形状如展开的旗帜。
- 卓笔:形容山峰挺拔如笔。
- 翠翀(chōng):翠绿的鸟飞翔。
- 霄汉:天空极高处。
- 玉立:形容山峰挺拔如玉。
- 东南一柱:指雁荡山的天柱峰,象征东南的支柱。
- 常云:常年云雾缭绕。
- 夏雪:夏季的雪,这里形容云雾如雪。
- 晴虹:晴天出现的彩虹。
- 尊者:指佛教中的高僧。
- 空诸有:指佛教中的空无所有,即万物皆空。
- 围岩:环绕山岩。
翻译
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气势磅礴,云雾缭绕,展旗峰和卓笔峰相互争雄。 翠绿的鸟影仿佛冲向天际,而天柱峰则如玉般挺立,成为东南的支柱。 云雾常年缭绕,仿佛夏日飞雪,醉眼望去,高高的瀑布如同晴天挂起的彩虹。 总是感到惭愧,因为尊者所言的万物皆空,而夜晚,万木环绕的山岩自有一番风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雁荡山大龙湫瀑布及周围山峰的壮丽景色,通过“展旗卓笔势争雄”等句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挺拔。诗中“翠翀霄汉双鸾影”与“玉立东南一柱功”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敬畏。结尾处“总惭尊者空诸有,万木围岩夜自风”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