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为张同知寿

· 王恽
滦江晴漾首山前。玉为渊。秀相连。总把华英,都付使君贤。梅竹堂深歌吹动,香似雾,酒如川。 列城千里听鸣弦。颂声喧。觉春偏。争遣翱翔,犹是贰车权。满泛一杯添寿酒,悬斗印,看他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滦江(luán jiāng):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东北部。
  • 晴漾:晴朗的水波荡漾。
  • 首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玉为渊:形容水清澈如玉。
  • 华英:精华,指美好的事物。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梅竹堂:可能是张同知的居所或宴会场所。
  • 歌吹:歌声和乐声。
  • 香似雾:形容香气浓郁,如同雾气。
  • 酒如川:形容酒多如流水。
  • 列城:指张同知管辖的多个城池。
  • 鸣弦:弹奏弦乐器,此处指音乐。
  • 颂声:赞美的声音。
  • 翱翔:比喻自由自在地活动。
  • 贰车:副车,比喻副职或次要地位。
  • 斗印:古代官印,象征权力。

翻译

滦江在晴朗的日子里,水波在首山前轻轻荡漾。那水清澈如玉,美丽相连。所有美好的精华,都献给了贤能的使君。梅竹堂中歌声和乐声响起,香气浓郁如雾,酒水多如流水。

千里之外的城池都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赞美的声音此起彼伏,春天的气息似乎特别浓厚。人们争相前来,自由自在地活动,尽管这只是副职的权力。满满地倒上一杯祝寿的酒,悬挂起象征权力的斗印,期待着未来的辉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滦江畔的宁静美景和梅竹堂中的热闹宴会,通过“玉为渊”、“香似雾”、“酒如川”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氛围。诗中“华英都付使君贤”一句,既表达了对张同知贤能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其的敬仰。结尾的“悬斗印,看他年”则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