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空濛图

· 方回
五湖之水何冥冥,五湖之山何青青。烟雨空濛寄绢素,吾闻善画不画形。 画山画水画烟雨,界画点缀分秤星。寓意托兴有所主,人品高绝名芳馨。 斗牛分野古彭蠡,橘柚包贡今洞庭。史传同异不可考,青草丹阳兼宫亭。 诸老英魂可招否,亡吴霸越携娉婷。三致千金变名姓,橐装恐带战血腥。 陆龟蒙,张季鹰,无功可上彝鼎铭。江湖粗有莼可羹,何必石崇齑韭萍。 满身花影醉归夜,何必涯训居朝廷。三高之中去一高,似于人物太渭泾。 鸱夷子者非我侣,焉得张陆二高复起与我共扬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冥冥:形容水色深邃、模糊不清。
  • 空濛:形容烟雨朦胧的样子。
  • 绢素:指绘画用的白色细绢。
  • 界画:指在画中划分界线,进行点缀。
  • 分秤星:比喻细致的划分和点缀。
  • 寓意:指作品中隐含的意义或道理。
  • 托兴:寄托情感。
  • 芳馨:芳香,比喻美好的名声。
  • 斗牛分野:古代天文学中将天空分为二十八宿,斗牛是其中两宿,这里指地域的分界。
  • 彭蠡:即鄱阳湖。
  • 洞庭:即洞庭湖。
  • 青草:指青草湖,在今湖南省。
  • 丹阳:指丹阳湖,在今江苏省。
  • 宫亭:指宫亭湖,在今江西省。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橐装:指装载物品的袋子。
  • 彝鼎铭: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常用来记载功绩。
  • 莼可羹:莼菜做的羹,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 石崇:西晋时期的富豪,以奢侈著称。
  • 齑韭萍:切碎的韭菜和浮萍,石崇曾以此招待客人,显示其节俭。
  • 涯训:指朝廷的教诲或规范。
  • 渭泾:渭水和泾水,比喻事物的界限分明。
  • 鸱夷子:指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五湖。
  • 扬舲:扬帆航行。

翻译

五湖的水多么深邃模糊,五湖的山多么青翠欲滴。烟雨朦胧,仿佛寄托在白色的细绢上,我听说善于绘画的人不拘泥于形状。画山画水画烟雨,细致地划分和点缀,如同在画中分秤星。作品中隐含着深意,寄托着情感,画家的品格高洁,名声美好。斗牛宿分野的地方是古老的彭蠡湖,橘柚的贡品来自现在的洞庭湖。历史记载的异同难以考证,青草湖、丹阳湖和宫亭湖都包含在内。那些古代英雄的灵魂可以招回吗?亡吴霸越之后,携带着美丽的女子。三次积累千金,改变名姓,装载物品的袋子恐怕带有战场的血腥味。陆龟蒙、张季鹰,他们的功绩不足以刻在青铜器上。江湖间粗略地有莼菜羹可以食用,何必像石崇那样用切碎的韭菜和浮萍来显示节俭。满身花影,醉醺醺地归家,何必拘泥于朝廷的教诲。三高之中去掉一位,似乎在人物的选择上过于分明。鸱夷子不是我的伴侣,怎能指望张陆二高再次出现,与我一起扬帆航行。

赏析

这首作品以五湖的山水烟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画家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自由表达的推崇。最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