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刘元海陵寝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咄嗟(duō jiē):叹息声。
- 呼韩子:指刘渊,字元海,匈奴人,自称汉室之后,建立汉国。
- 蒲离:地名,刘渊在此起兵。
- 实沈:古代星次名,此处指刘渊的势力范围。
- 五部:指匈奴的五个部落。
- 阿聪:指刘聪,刘渊之子,继承其父位。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悚然(sǒng rán):惊恐的样子。
- 堞(dié):城墙上的齿状矮墙。
- 金城:坚固的城池。
- 疵(cī):缺点,过失。
- 桓桓(huán huán):威武的样子。
- 三辅:古代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广武:地名,此处指广武之战,刘聪在此大败晋军。
翻译
汉朝的统治已经久绝,但汉朝的恩德却如此深厚。虽然隔着魏晋的时代,但汉朝的遗民心依然未散。
叹息着呼韩子刘渊,在蒲离崛起。自称是汉朝的女婿,威武地开辟了实沈之地。
左边的龙在野,右边的虎在林中咆哮。吹拂着战火的余烬,匈奴五部纷纷来归附。
刘聪继承了父亲的余烈,两京随之被扫平。窃据了二十四年,其文化和武功值得骄傲。
我来到刘渊的陵寝,感到惊恐而振作。风云不知何处,只剩下废弃的城墙和坚固的金城。
贤德的刘淑妃,成就了直谏的名声。在刘聪的统治下并非没有过失,但他的义举值得称赞。
谁说仁义之师,可以被敌人征服而不可征伐?威武的祁山一举,三辅之地为之震惊。
如果天能延长公的年岁,或许能清洗六合的混乱。但这个志向最终未能实现,这个地区仍有成就。
因此有广武之战的叹息,痛惜没有英雄豪杰。山间的烟雾似乎理解了我的心情,斜阳照在荒凉的陵墓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刘渊及其子刘聪的历史回顾,表达了对汉朝遗民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刘氏父子功业的复杂评价。诗中,“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一句,既表达了对汉朝的怀念,也暗示了汉朝遗民对刘渊的期待。通过对刘渊崛起和刘聪统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他们的威武和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遗憾。最后,诗人通过对陵寝的拜谒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英雄逝去、时代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