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西闻蝉有感
坡老放归舟系汴,惊听骡铎鸣北岸。
文公岭外得京官,照蝎壁閒犹喜见。
我今薄宦天一角,适以平反叨使传。
柳城西路忽闻蝉,驻马久之增感叹。
临岐凄咽固有意,似对乡人论牛面。
吾庐环木夏阴合,聒耳长嘶吾每倦。
安东地冷无此物,所以相逢眷还眷。
晚风晨露汝易足,何苦叨叨声不断。
商胡迁客泪横臆,落日穷途方寸乱。
朱门砧杵快新凉,乞汝秋天从叫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老:指苏轼,号东坡居士。
- 放归舟系汴:指苏轼被贬后乘船归途,停泊在汴河。
- 骡铎:骡子颈上的铃铛。
- 文公:指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
- 岭外: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
- 京官:在京城任职的官员。
- 照蝎壁閒:指墙壁上的蝎子,比喻困境中的希望。
- 平反:纠正冤屈。
- 叨使传:谦辞,表示因别人的推荐而担任使者。
- 柳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临岐:在岔路口。
- 牛面:比喻困境或不愉快的事情。
- 聒耳:刺耳,使人感到不舒服。
- 安东: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商胡迁客:指被贬谪或迁徙的商人。
- 横臆:横溢的情感。
- 朱门:指富贵人家。
- 砧杵:捣衣的工具,这里指捣衣声。
- 新凉:初秋的凉意。
翻译
苏轼被贬后乘船归途,停泊在汴河,突然听到北岸骡子颈上的铃铛声,感到惊讶。韩愈在岭南得到京城官职,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看到希望。我现在在天边一角做官,因为平反冤屈而得以担任使者。在柳城西路上忽然听到蝉鸣,停下马久久地感叹。在岔路口听到凄凉的蝉鸣,好像在对着同乡谈论不愉快的事情。我的家乡四周树木茂密,夏天阴凉,蝉鸣刺耳,我常常感到疲倦。安东地区寒冷,没有这种生物,所以听到蝉鸣感到格外眷恋。晚风晨露中蝉鸣已经足够,何必不停地发出声音。被贬谪或迁徙的商人泪流满面,夕阳下穷途末路,心乱如麻。富贵人家正在享受初秋的凉意,希望蝉鸣能带来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蝉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涯的感慨。诗中,“坡老放归舟系汴”和“文公岭外得京官”分别借用了苏轼和韩愈的故事,来对比自己的境遇。蝉鸣在诗中既是家乡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的感叹和眷恋,以及对蝉鸣的复杂情感,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