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五日孟君复王元俞治中十人同会分韵得诗字
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
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
兹辰复何辰,晴烟霏柳丝。
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遗。
座客有十人,十人皆能诗。
景色既已妍,谈笑无相疑。
酌酒不计数,惟醉以为期。
阄韵有险易,鹤头侧复垂。
上巳后二日,此会竟大奇。
芥蒂死生间,吾尝笑羲之。
王侯宰槐国,蚁身不自知。
顾此一梦耳,不饮庸非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兹辰:此日。
- 閒愁:闲散的忧愁。
- 阄韵:抓阄决定诗的韵脚。
- 芥蒂:小障碍,比喻心中的不快。
- 羲之: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此处借指人生短暂。
- 槐国:传说中的理想国,比喻虚幻的世界。
翻译
春光虽长九十天,却常被风雨所欺。 人生百年,似乎总无好时光。 今日又是何日,晴烟缭绕柳丝飘。 佳友令我心意足,闲愁忽然如遗忘。 座中有十位宾客,十位皆能吟诗。 景色已然美丽,谈笑间毫无猜疑。 举杯畅饮无数,只求一醉方休。 抓阄定韵,险易皆有,鹤头诗签侧垂。 上巳节后两日,此会实在奇妙。 心中的小不快在生死之间,我曾笑王羲之。 王侯将相在槐国中,如蚁身不知自身。 回顾这一切不过一场梦,不饮酒岂非痴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的一次诗会,通过对比春光易逝与人生无常,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诗中“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与“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后文通过描绘诗会的欢乐场景,以及对生死、梦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