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呈章秀才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蛬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落:指草木凋零。
  • (qióng):蟋蟀。
  • :靠近。
  • :树枝。
  • :贬谪,指官员被降职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 子猷:指东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以清高著称。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都为草木的凋零而感到悲伤,但又有谁能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呢?夜晚,蟋蟀偏偏靠近枕头鸣叫,寒风中的鸟儿不断更换栖息的树枝。我已年老,经历了三年的贬谪生活,每当秋天来临,百感交集。家境贫寒,唯有欣赏美好的月光,空自愧对像子猷这样的高洁之士来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诗中,“摇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而“蛬”和“寒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秋夜的凄凉氛围。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因贬谪和家贫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高洁之士的愧疚,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自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刘长卿诗歌的沉郁风格。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