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吾裴将军使往河北宣慰因访张氏昆季旧居兼寄赵侍郎赵卿拜陵未回

· 卢纶
飞轩不驻轮,感激汉儒臣。 气慑千夫勇,恩传万里春。 古原收野燎,寒笛怨空邻。 书此达良友,五陵风雨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轩:指飞驰的车马。
  • 不驻轮:不停留,形容行进迅速。
  • 感激:因受到恩惠而产生的感动和敬意。
  • 汉儒臣:指汉族的文臣,这里特指有学问和德行的官员。
  • 气慑:气势威慑。
  • 千夫勇:形容勇猛无比,能震慑众多人。
  • 恩传:恩惠传递。
  • 万里春:比喻恩惠传播至远方,如同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古原:古老的平原。
  • 收野燎:收集野外焚烧的余烬,这里可能指战后的废墟或荒凉景象。
  • 寒笛:寒冷中的笛声。
  • 怨空邻:怨恨的声音传向空旷的邻近地区。
  • 书此:写下这首诗。
  • 达良友:传达给好友。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汉代帝王陵墓,这里泛指长安一带。
  • 风雨频:风雨频繁,形容时局动荡不安。

翻译

飞驰的车马不停留,我深受感动,作为汉族的文臣。 我的气势威慑着众多勇者,恩惠如同春天的温暖传递至万里之外。 古老的平原上收集着野外焚烧的余烬,寒冷的笛声怨恨地传向空旷的邻近。 我写下这首诗,传达给好友,长安一带风雨频繁,时局动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族文臣在执行使命时的情感与景象。诗中,“飞轩不驻轮”形象地表达了使命的紧迫与迅速,而“感激汉儒臣”则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与敬重。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古原收野燎”和“寒笛怨空邻”等意象,传达了战后荒凉与人民哀怨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

卢纶

卢纶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