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 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 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 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 绀宇焚香净,沧州摆雾空。 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 飞锡今何在? 苍生待发蒙。 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 舍筏追开士,回舟狎钓翁。 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鸥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 惠远公:东晋高僧,曾在庐山东林寺修行,开创净土宗。这里借指演和尚。
  • 持钵:指僧人乞食。
  • 斗极:北斗星。
  • 万井:指千家万户。
  • 绀(gàn)宇:佛寺。绀,天青色。
  • 飞锡:锡,僧人所持锡杖。飞锡指僧人云游四方。这里指演和尚。
  • 发蒙:启迪、开导,解除迷惑。
  • 舍筏:比喻舍弃权宜的方法而追求佛法真谛。出自“筏喻法门”。
  • 开士:菩萨。这里指演和尚。
  • 狎(xiá):亲近。

翻译

在那极高的山顶上有一座如同东林寺般的禅智寺,这里曾有像高僧惠远公一样的演和尚。他在隋苑下方购置了建寺的园子,常持钵在楚地城中乞食修行。寺中灯火如繁星般靠近北斗,寺院与千家万户在浩渺烟波中相通相连。远处的山峦比月亮照耀的佛殿还低,寒木丛中显露出华丽的花宫。佛寺里焚香缭绕,一片洁净,而那沧州茫茫雾霭消散天空空明。大雁在秋色中翩翩飞来,曙光在早潮的东边升起。如今那行踪不定的演和尚在哪里呢?世间众生正等待着他来启迪心智。白云悠悠翻卷仿佛在送别客人,庭前的树木自在地与秋风辞别。我舍弃凡俗追求解脱就像追寻那超凡的菩萨,回舟之后便去亲近那悠闲的钓翁。毕竟我这生平寄情江海的心愿啊,也只有那自由自在的白鸥与我相同。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惠远公比演和尚,可见对其推崇。中间部分描绘禅智寺的环境,“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展现出寺院的宏大神秘与尘世的联系;“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绀宇焚香净,沧州摆雾空”等语句,从远到近,以景衬寺,营造出静谧清幽、超凡脱俗的氛围。“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进一步渲染时光流转、自然平和之态。后半部分,诗人先表达对演和尚的思念与对其启迪众生的期盼,接着“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借景暗示尘世无常,人与万物各有状态。“舍筏追开士,回舟狎钓翁”则表明自己追求佛法解脱与向往逍遥江海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既写出了寺院清幽肃穆,又融入诗人复杂的情感与人生志向,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