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

· 薛能
命与才违岂自由,我身何负我身愁。 临生白发方监郡,遥耻青衣懒上楼。 过客闷嫌疏妓乐,小儿憨爱□貔貅。 闲吟一寄清朝侣,未必淮阴不拜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寓怀:寄托情怀,抒发内心感受。
  • 朝中亲友:朝廷中的亲朋好友。
  • 命与才违:命运和才能不匹配,即生不逢时或才不被人赏识。
  • 岂自由:难道是自己能够选择的吗?
  • 监郡:古代官职,负责监管一个地区的行政事务。
  • 青衣: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此处指地位较低的官员。
  • 懒上楼:不愿再去应酬上级或处理繁琐公务。
  • 过客:路过的人,比喻暂时不在位者。
  • 闷嫌:感到厌烦,嫌弃。
  • 疏妓乐:冷落了身边的歌妓,可能暗指生活不如意。
  • 小儿憨:小孩天真无邪,此处可能借指无忧无虑的生活。
  • □貔貅:此处原文有缺字,可能是“貔貅”,一种猛兽,象征勇猛,也可能是指军队或武将。
  • 清朝侣:朝廷的同僚或朋友。
  • 淮阴:指韩信,他曾是淮阴侯,后成为大将军。
  • 拜侯:指得到封侯的荣耀。

翻译

在闲暇的日子里,我寄托着情怀,给朝廷的亲朋好友写信, 命运和才能似乎总不相称,我不明白为何我会如此忧虑重重。 白发苍苍的我如今却只能在郡守的位置上任职, 远望那些年轻官员轻易就能爬上高位,我却懒于应酬登楼。

路过的人会觉得我的生活单调乏味,连身边的歌舞都变得稀疏, 而小孩子却天真地喜爱那些象征勇猛的图案(可能是军队)。

我随意写下这首诗寄给朝廷的朋友,也许就像韩信一样,未来也能获得封侯的荣光。

赏析

此诗以个人的际遇和感慨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仕途的淡淡哀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年老却只能担任地方官职,对比年轻官员的飞黄腾达,流露出对官场等级制度的不满。同时,诗中通过“过客”、“疏妓乐”等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寂寥感,而“小儿憨爱”则以反衬手法,展现出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结尾处借韩信的典故,暗示自己仍有期待和希望,期待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