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南史

· 钱起
紫泥何日到沧州,笑向东阳沈隐侯。 黛色晴峰云外出,縠文江水县前流。 使臣自欲论公道,才子非关厌薄游。 溪畔秋兰虽可佩,知君不得少停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泥:古代封泥的一种,常用于封缄皇帝的诏书,此处指皇帝的诏令。
  • 沧州:地名,泛指边远地区。
  • 东阳:地名,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 沈隐侯:指南朝文学家沈约,曾被封为隐侯。
  • 黛色: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山色。
  • 晴峰:晴朗天气下的山峰。
  • 云外:云层之外,形容山峰高耸。
  • 縠文:波纹,形容水波荡漾。
  • 县前:县城前。
  • 使臣:奉命出使的官员。
  • 公道:公正的道理或事情。
  • 才子:有才华的文人。
  • 厌薄游:厌倦游历。
  • 溪畔:溪流旁边。
  • 秋兰:秋天开放的兰花,象征高洁。
  • :佩戴,此处指佩戴兰花以示高洁。
  • 停舟:停船,引申为停留。

翻译

皇帝的诏令何时能到达这遥远的沧州呢?我笑着向东阳的沈隐侯问候。 晴朗的山峰在云层之外显得深青,波纹荡漾的江水在县城前流淌。 使臣自是要去论说公正的事情,而才子并非因为厌倦游历。 溪边的秋兰虽然可以佩戴以示高洁,但我知道你不能在此稍作停留。

赏析

这首诗是钱起赠给张南史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与祝福。诗中通过描绘沧州、东阳的自然景色,以及使臣与才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使命的理解与尊重。末句以秋兰可佩但友人不能停留作结,既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也流露出对友人匆匆离去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钱起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