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蛾眉曼脸蛾眉(é méi),像蚕蛾触须一样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常用来形容女子眉毛美丽;曼脸,面容柔美。这里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
  • 倾城国:即倾城倾国,形容女子容貌极其艳丽,能使全国上下为之倾倒。
  • 鸣环动佩:身上佩戴的玉环、玉佩随着走动发出声响,这里指女子行动姿态优美。
  • 银汉:银河。
  • 白玉堂:华丽的殿堂。
  • 芙蓉行障:绘有芙蓉图案的屏风。

翻译

那女子有着细长弯曲的眉毛和柔美的面容,美丽得能让全国上下都为之倾倒。她身上佩戴的环佩发出悦耳声响,就这样与他人新结识了。银河倾斜地照临在那华丽的白玉堂,绘有芙蓉图案的移动屏风,遮住了那明亮的灯光。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蛾眉曼脸倾城国”描绘出女子倾国倾城的美貌,使读者瞬间对她绝美的容颜有了深刻印象。“鸣环动佩新相识”通过听觉元素“鸣环动佩”,增添了女子行动时的灵动之美和优雅姿态,同时点明是刚刚结识的场景,引发读者好奇。“银汉斜临白玉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浩瀚的银河与华丽的殿堂相互映衬,画面感十足。最后“芙蓉行障掩灯光”,利用“芙蓉行障”这一具有古典美的元素,增添了画面的朦胧感和神秘感,灯光被掩,似乎也暗示着一种含蓄的情感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精妙,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浪漫且富有诗意的场景,极有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 。

刘方平

刘方平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