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 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 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 驿路南随桂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 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怜悯,同情。
  • 安可论:如何评价。
  • 当官:担任官职。
  • 爱士如平原:像平原君那样爱惜人才。平原君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以好客著称。
  • 料钱:俸禄。
  • 却为谤:反而遭到诽谤。
  • 食客:寄食于贵族门下的人。
  • 空多:虽然多,但无用。
  • 谁报恩:无人报答恩情。
  • 南越:古代对今广东、广西一带的称呼。
  • 苍梧:古代地名,在今广西境内。
  • 云中:云雾之中。
  • 暮帆灭:傍晚的船只消失在视线中。
  • 江北秋:长江以北的秋色。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淮阳月:淮阳的月亮,淮阳在今河南省。
  • 驿路:古代供传递公文用的道路。
  • 桂水:可能指广西的桂江。
  • 猿声:猿猴的叫声。
  • 不绝:不断。
  • 炎州:指南方炎热之地。
  • 那堪望:怎能忍受望见。
  • 思君:思念你。
  • 江上楼:江边的楼阁。

翻译

举杯对饮,我该如何评价你呢?你担任官职,却像平原君一样爱惜人才。你的俸禄用尽,反而遭到诽谤,门下食客虽多,却无人报答你的恩情。你将乘孤舟远赴万里之外的南越,苍梧之地,傍晚云雾中的船只渐渐消失。那里的树色应该没有江北的秋意,但在天涯之处,仍能看见淮阳的月亮。你将沿着驿路南行,随着桂江的水流,猿猴的叫声不断,直至炎热的南方。青山落日,我怎能忍受望见这样的景象?谁又能见到我在这江边的楼阁上思念你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郭主簿的深情告别和无尽思念。诗中,诗人通过对友人官场遭遇的同情和对其人格的赞美,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后半部分,诗人以苍梧、桂水、猿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南行图景,同时融入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展现了刘长卿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