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醉眠

朱栏芳草绿纤纤,欹枕高堂捲昼帘。 处处落花春寂寂,时时中酒病恹恹。 塞鸿信断虽堪讶,梁燕词多且莫嫌。 自有卷书销永日,霜华未用鬓边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欹枕 (qī zhěn):斜靠着枕头。
  • 中酒 (zhòng jiǔ):醉酒。
  • 恹恹 (yān yān):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 塞鸿 (sài hóng):指边塞的鸿雁,常用来比喻音信。
  • 梁燕 (liáng yàn):指屋梁上的燕子,常用来比喻家中的温馨。
  • 霜华 (shuāng huá):指白发。

翻译

朱红色的栏杆旁,芳草细嫩绿意盎然,我斜靠在枕头上,卷起高堂的白昼帘幕。 四处落花纷纷,春日显得格外寂静,我时常醉酒,病态地精神不振。 边塞的鸿雁传来音信断绝,虽然令人惊讶,但屋梁上的燕子呢喃,却也不必过于嫌弃。 我有卷书相伴,消磨漫长的日子,白发无需再用霜华增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醉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寂静与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朱栏芳草绿纤纤”与“欹枕高堂捲昼帘”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日的美景,又暗示了诗人的闲适与孤独。后句通过对“落花”、“中酒”、“塞鸿”、“梁燕”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以读书自娱,不惧年华老去的心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刘兼

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由五代入宋,宋初曾任荥州刺史。曾预修《旧五代史》。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传》附。能诗,擅长七律。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诗风清丽。辛文房则诋为“气卑格下”(《唐才子传》),未免过甚。《全唐诗》存诗1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