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混茫:指混沌未分的状态,这里形容天地间辽阔苍茫的景象。
- 三光:指日、月、星。
翻译
腊月时湖面上的波浪平稳,天地自然呈现出辽阔苍茫的样子。烟雾寒霜弥漫在四方湖泽,水气隐隐遮蔽了日月星辰。一整天都能听到渔鼓的声音,在高高云层中能分辨出大雁飞行的行列。孤独的小船以及这一年将尽的时候,前去的路总归都是他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巢湖的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处境与感受。首联写出腊月时巢湖的平稳宁静和天地的苍茫。颔联通过“烟霜”“水气”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朦胧、广大的氛围。颈联写整天可闻渔鼓,可辨雁行,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动态感。尾联则突出了孤舟和晚岁的凄凉,以及前路未知的迷茫,全诗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意境。
沈明臣
明朝诗人,字嘉则,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为博士弟子,擅长书法。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历间三大布衣诗人。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嘉靖中为诸生,与顾汝修友好,与同邑余寅、山阴徐渭同参胡宗宪幕府。当时胡宗宪“宴将士于烂柯山,明臣作《铙歌》十章,宗宪令刻于石,名震一时。”待胡宗宪系狱死,幕客星散,唯独明臣哭墓下。后流落江湖,放浪诗酒。晚年在乡里授课为业。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五月二十四日卒,寿七十馀。万历宰辅沈一贯是沈明臣的侄子。歌诗约七千馀首,著有《越草》一卷、《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另著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