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翁云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余今有类于是因和其诗

不思何肉与冯鱼,滓秽宁教溷太虚。 嗒尔坐忘南郭几,翛然人似上皇馀。 身依地水真如幻,俗少耕渔近厥初。 欲作琼南风土记,山经月令不胜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翁: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这里指饮食。
  • 经旬:经过十天,指时间较长。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 萧然:形容清静无为的样子。
  • 清坐:静坐。
  • 滓秽:污秽,不洁之物。
  • :混杂。
  • 太虚:天空,这里指清净之地。
  • 嗒尔:形容心境宁静,无所思虑的样子。
  • 坐忘:道家的一种修炼境界,指忘却自我,与道合一。
  • 南郭几:指南郭子綦,古代道家学者,这里指学习道家思想。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 上皇馀:指上古时期的皇帝,这里指古代的理想生活状态。
  • 地水:指自然界的基本元素。
  • 如幻:如同幻象,指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
  • 耕渔:指农耕和捕鱼,这里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 厥初:其最初,指原始状态。
  • 琼南:指海南,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山经月令:指古代记载山川地理和岁时气候的书籍。

翻译

坡翁(苏轼)曾说,客人餐桌上已经十天没有肉食,又听子由(苏辙)劝告不要读书,清静地坐着竟然没有一件事情要做。我现在的情况与此相似,因此和了这首诗。

不去想那些肉食和冯鱼(指世俗的享乐),宁愿让污秽不洁之物不混杂在清净之地。 心境宁静地坐着,忘却了南郭子綦的教诲,自由自在地生活,仿佛回到了上古时期的皇帝时代。 身体依附于自然界的基本元素,感觉一切如幻,世俗的生活少了农耕和捕鱼,更接近原始状态。 想要写下海南的风土记,但山川地理和岁时气候的记载太过繁琐,难以尽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通过对比苏轼的生活态度和自己的现状,作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中运用了道家的思想,如“坐忘”、“如幻”,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同时,通过对海南风土的提及,也透露出作者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净化的生活理想。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