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窗中采莲舟,落日菱歌起。 坐见浣纱人,红颜照秋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采莲舟:指用于采摘莲花的船只。
  • 菱歌:指采菱时唱的歌。
  • 坐见:坐着就能看到。
  • 浣纱人:指正在洗衣服的女子。
  • 红颜:指美丽的女子。
  • 秋水:秋天的江河湖泊,这里比喻清澈的水面。

翻译

窗前,采莲的小船缓缓划过,夕阳下,采菱的歌声悠扬响起。 我坐在这里,就能看到那位洗衣服的美丽女子,她的容颜在秋水的映照下更加动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池塘景象。通过“采莲舟”和“菱歌”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浣纱人”和“红颜照秋水”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女子的美丽和她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相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热爱与赞美。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