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屏:指屏风。
- 汉宫:汉朝的宫殿,这里泛指宫廷。
- 白头吟:古乐府名,多表达哀怨之情。
- 琉璃:一种半透明的宝石,这里形容屏风上的图案。
- 湘水:指湘江,这里用来形容屏风上的水景。
- 欢情:欢乐的情感。
- 画烛:装饰华丽的蜡烛。
- 清砧:清脆的捣衣声,砧指捣衣石。
- 苍蝇误:比喻小人的谗言。
- 上林:上林苑,汉代皇家园林,这里指皇帝所在之地。
翻译
在汉宫中有一扇虚幻的屏风,屏风上绘有一位女子吟唱《白头吟》。 她的颜色在琉璃般的光泽下显得柔弱,秋意渐浓,湘水也显得更深。 画烛照亮了她的欢情,而她却愁坐掩面,听着清脆的捣衣声。 不要被苍蝇般的小人谗言所迷惑,因为君王就在上林苑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屏风上的女子和宫廷的景象,表达了宫廷女子的哀怨和对小人谗言的警示。诗中“虚屏”与“白头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哀婉的氛围。后句通过对“琉璃”、“湘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结尾的“莫为苍蝇误,君王在上林”则是对宫廷政治的隐喻,提醒人们不要被小人的谗言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判断。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
李攀龙的其他作品
- 《 立春日斋居对雪忆元美 》 —— [ 明 ] 李攀龙
- 《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 —— [ 明 ] 李攀龙
- 《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 其一 》 —— [ 明 ] 李攀龙
- 《 答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 其三 》 —— [ 明 ] 李攀龙
- 《 送孙郎中守承天 》 —— [ 明 ] 李攀龙
- 《 戏赠张茂才 其二 》 —— [ 明 ] 李攀龙
- 《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其四 》 —— [ 明 ] 李攀龙
- 《 寄元美 其二 》 —— [ 明 ] 李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