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生

平生裘马最翩翩,不惜黄金结少年。 今日萧条君不见,白杨秋色有谁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裘马:指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骏马。裘,指皮衣。马,指骑马。
  • 翩翩:形容风度优雅,举止潇洒。
  • 不惜:不吝惜,愿意付出。
  • 黄金:这里指财富。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人烟稀少。
  • 白杨:一种树木,常用来象征凄凉或哀伤。

翻译

他一生中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骏马,风度翩翩,从不吝惜财富去结交年轻的友人。而今,你再也看不到他了,只剩下凄凉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摇曳,又有谁会去怜悯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杨生生前的风光与死后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平生裘马最翩翩”描绘了杨生生前的风采,而“今日萧条君不见”则突显了其死后的孤寂。末句“白杨秋色有谁怜”以景结情,借白杨的凄凉秋色,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