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 沈周
黄鹤矶头秋水落,故人蓦地相逢著。 十年短鬓话吴霜,是非不假论城郭。 楚江萍实待谁尝,老矣吾侬思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鹤矶(jī):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靠近长江。
  • 蓦地(mò dì):突然,出乎意料地。
  • 吴霜:指吴地的霜,这里比喻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城郭:城墙,这里指代城市或世事。
  • 萍实:浮萍的果实,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在黄鹤矶头,秋天的江水缓缓退去,我突然与故人重逢。 十年的光阴已让我们的鬓发染上了吴地的霜白,我们谈论着这十年间的变迁,不谈世事的是非。 楚江上的萍实等待着谁来品尝,而我,已经老了,心中思念着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黄鹤矶头偶遇故人的情景,通过“黄鹤矶头秋水落”和“十年短鬓话吴霜”等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是非不假论城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结尾的“楚江萍实待谁尝,老矣吾侬思故乡”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故乡的深情。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