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颓垣 (tuí yuán):倒塌的墙壁。
- 编棘 (biān jí):用荆棘编织的篱笆。
- 籓 (fān):篱笆。
- 弱卉 (ruò huì):柔弱的花草。
- 斜穿 (xié chuān):斜着穿过。
- 格 (gé):格子,此处指篱笆的空隙。
- 垂萝 (chuí luó):垂挂的藤萝。
- 袅荫 (niǎo yīn):轻盈地遮蔽。
- 茶炉 (chá lú):煮茶的炉子。
- 竹脚 (zhú jiǎo):竹子的底部。
- 药白 (yào bái):药杵,捣药的工具。
- 忪根 (sōng gēn):松树的根部。
- 晴有 (qíng yǒu):晴天时。
- 高人 (gāo rén):指有学问或修养的人。
- 晤言 (wù yán):面对面的交谈。
翻译
倒塌的墙壁经过秋雨的冲刷更加破败,荆棘编织的篱笆依旧守护着园子。柔弱的花草斜斜地穿过篱笆的空隙,垂挂的藤萝轻盈地遮蔽了门扉。煮茶的炉子放在竹子的底部,捣药的杵子倚靠在松树的根部。晴朗的日子里,有学识渊博的人来访,我们一同品茶、弹琴、交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日园居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颓垣”、“编棘”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朴素而自然的田园风光,而“茶炉置竹脚,药白倚忪根”则进一步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最后两句“晴有高人过,琴书共晤言”,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造访的喜悦,也透露出一种文化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愉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