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村翁
家世本山丘,事业惟田畴。
经年一到县,半生不到州。
赴斋乘牝马,宰社椎肥牛。
爟干一雨足,谈笑复歌讴。
多收十斛麦,心轻万户侯。
黍谷归仓廪,高声便唱筹。
历书不会看,何以辨春秋。
花开是春种,花落是秋收。
晦前月如盘,朔后月如钩。
胸中无别虑,身外复何求。
吾惟曾作吏,浸淫有智谋。
若是终田舍,此老共为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牝马(pìn mǎ):母马。
- 爟干(guàn gān):古代用以传递信息的火炬。
- 斛(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黍谷(shǔ gǔ):指粮食。
- 仓廪(cāng lǐn):仓库,储藏粮食的地方。
- 唱筹(chàng chóu):古代计算时唱出数字。
- 晦(huì):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朔(shuò):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翻译
家世原本就是山野之人,一生的事业只在田间。一年才去一次县城,半生未曾踏足州府。去寺庙吃斋时骑着母马,村里宰杀肥牛时我担任主持。当传递信息的火炬因一场雨而熄灭,我便谈笑风生,继续歌唱。多收了十斛麦子,心中便轻视了万户侯的地位。粮食归入仓库,我便高声唱筹计算。不懂看历书,又怎能分辨春秋。花开是春天的播种,花落是秋天的收获。农历月末月亮如盘,月初则如钩。心中无忧无虑,身外还有什么可求。我曾做过官吏,渐渐有了智谋。如果最终回归田园,这位老者将与我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山野老翁的生活态度和哲学。他满足于田园生活,不追求权势和繁华,对自然和季节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悟。诗中通过对比老翁与世俗价值观的差异,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老翁的形象充满了智慧和从容,他的生活哲学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顺应自然,不强求,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简单而真实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