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画赠陈惟孝

· 沈周
我昨寻虞山,君出不在家。 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 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 迟留越信宿,谈笑补叹嗟。 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山:山名,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西北。
  • 鸿雁差:比喻行踪不定,如同鸿雁迁徙。
  • 茗碗:茶碗,指用来盛茶的器具。
  • 信宿:连宿两夜,表示短暂的停留。
  • 判风袂:分别,袂指衣袖,判风袂即风中分别。

翻译

我昨天去虞山寻你,你却不在家。我回来后你又来找我,我们的行踪就像鸿雁一样不定。我们在牡丹花谢后相聚,花园里已经没有花了。但绿荫依然可爱,新泡的茶水浮着嫩芽。我们停留了两晚,谈笑间弥补了之前的叹息。不要轻易在风中说再见,因为我们不知道何时能再相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周与友人陈惟孝的两次错过与相聚。通过“鸿雁差”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两人行踪的不确定性。诗中“牡丹后,园林净无花”与“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结尾的“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则透露出对未来相见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