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钱五首

· 沈周
存亡未了复亡存,欲火难烧此利根。 生化有涯真子母,圆方为象小乾坤。 指挥悉听何须耳,患难能排岂藉言。 自笑白头穷措大,不妨明月夜开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存亡未了复亡存:生与死的问题未解决,又再次面临生死的问题。
  • 欲火:比喻强烈的欲望。
  • 利根:指金钱的本质,即其带来的利益和诱惑。
  • 生化:生命的转化和变化。
  • 子母:比喻事物的起源和结果,或主要和次要的部分。
  • 圆方为象小乾坤:圆和方是象征,代表宇宙(乾坤)的微缩。
  • 指挥悉听何须耳:完全听从指挥,不需要耳朵。
  • 患难能排岂藉言:在困难中能够解决问题,何须依赖言语。
  • 穷措大:贫穷的书生。
  • 不妨明月夜开门:不妨在明亮的月光下打开门。

翻译

生与死的问题未解决,又再次面临生死的问题,欲望之火难以烧毁这金钱的利益本质。生命的转化和变化有其极限,真如事物的起源和结果,圆和方是象征,代表宇宙的微缩。完全听从指挥,不需要耳朵,在困难中能够解决问题,何须依赖言语。自嘲自己是个贫穷的书生,不妨在明亮的月光下打开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钱和生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物质欲望和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诗中“存亡未了复亡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循环,而“欲火难烧此利根”则揭示了金钱对人的诱惑和控制。后句通过比喻和象征,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最后,作者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