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先寺:古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 何邦镇: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瀑水香炉峰:指香炉峰下的瀑布。
- 年往碑仍在:意指时间流逝,但碑文依旧。
- 云深嶂若重:形容山峰高耸,云雾缭绕,如同重叠。
- 长风:持续的风。
- 落日:夕阳。
- 林壑:山林与沟壑。
- 秋容:秋天的景色。
- 都门:京城的城门,此处指京城。
- 此地逢:在这里相遇。
翻译
昔日在开先寺读书的地方,瀑布水流在香炉峰下。 时间流逝,碑文依旧,山峰高耸,云雾缭绕。 持续的风吹拂着夕阳,山林与沟壑上覆盖着秋天的景色。 没想到在京城的老朋友,今天竟在这里相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游开先寺时的感慨与意外的相遇。诗中通过对瀑布、碑文、山峰和秋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深远的意境。末句的“何意都门旧,今遥此地逢”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惊喜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和缘分奇妙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李舜臣
明山东乐安人,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嘉靖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为江西提学佥事、南国子监司业,累官太仆寺卿,未履任而报罢。闲居二十年。性简重慎详,一意经术,谓汉儒去古未远,其说可信,又以六书正汉儒注疏舛误。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
李舜臣的其他作品
- 《 春日闻人邦正招至徐氏东园 》 —— [ 明 ] 李舜臣
- 《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四 》 —— [ 明 ] 李舜臣
- 《 送伦彦式祭酒奉其太夫人归养南海 》 —— [ 明 ] 李舜臣
- 《 问答 》 —— [ 明 ] 李舜臣
- 《 同赵景仁游邵氏郊园 》 —— [ 明 ] 李舜臣
- 《 圆通寺 》 —— [ 明 ] 李舜臣
- 《 送许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 》 —— [ 明 ] 李舜臣
- 《 江西送陆参赴陕西右使陆旧讲官 》 —— [ 明 ] 李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