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值雨无菊

· 沈周
重阳薄酒且沾唇,岁患虽烦节物新。 昨日未知今日雨,流年不恕老年人。 篱花欠事无黄菊,江草多愁漫白蘋。 何待齐山始酬醉,小孙须办拾头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
  • 薄酒:淡酒,指酒味不浓。
  • 沾唇:指稍微喝一点。
  • 岁患:指岁月的忧患,即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忧虑。
  • 节物:指节日中的物品或习俗。
  • 流年:指光阴,时间的流逝。
  • 不恕:不宽恕,不饶恕。
  • 篱花:篱笆旁的野花。
  • 欠事:遗憾的事情。
  • 黄菊:黄色的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象征节日。
  • 江草:江边的草。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江草上的白色花序。
  • 齐山: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名,也可能是泛指高山。
  • 酬醉:应酬饮酒,这里指饮酒作乐。
  • 小孙:小孙子。
  • 拾头巾:整理头巾,这里可能指小孙子帮忙整理衣物。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我勉强喝了一点淡酒,尽管岁月带来的忧患不断,但节日的新气象依旧。昨天还不知道今天会下雨,时间的流逝对老年人毫不留情。篱笆旁的野花缺少了黄菊,显得有些遗憾,而江边的草却因为多愁而显得更加茂盛。何必等到登上高山才开始饮酒作乐呢?我的小孙子应该准备好帮我整理头巾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当天的情景,通过对比昨日的晴朗与今日的雨天,表达了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诗中“篱花欠事无黄菊”一句,既体现了节日的习俗,又暗含了对岁月变迁的无奈。结尾处提到小孙子,增添了一抹家庭的温馨,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