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萱为邵国贤赋

· 沈周
谁家无萱草,谁家无老母。 堂前无孝子,萱草亦空有。 邵家碧玉根,孝感生不苟。 开花作婉容,顺叶承左右。 愁非备养具,不足充体口。 邵子所以种,涉孝岂敢后。 聊寓盆缶春,志自超盆缶。 干禄以代养,早已登州守。 官大功名大,封荣日加厚。 腰带映金葩,首翟照春酒。 如何母不乐,乐则自宜寿。 人生养至此,孝果在萱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萱草:一种植物,古人常以之象征母亲,寓意忘忧。
  • 碧玉根:形容萱草的根部如碧玉般珍贵。
  • 婉容:和婉的容颜,这里指萱草开花的美丽。
  • 顺叶:顺着生长的叶子。
  • 备养具:准备养育的物品。
  • 盆缶:盆和瓦罐,这里指种植萱草的容器。
  • 干禄:指做官,古代官员的俸禄。
  • 州守:州的长官,即州官。
  • 首翟:指官员的帽子,翟羽装饰。
  • 金葩:金色的花朵,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翻译

谁家没有萱草,谁家没有老母亲。 但若堂前没有孝顺的子女,萱草也只是空有其表。 邵家的萱草,因其孝心而生,不随便生长。 开花时展现出温婉的容颜,叶子顺从地围绕左右。 忧愁并非因为缺少养育之物,而是不足以满足身体和口腹之需。 邵子之所以种植萱草,是因为他涉足孝道,岂敢落后。 他只是将萱草种在盆中,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他的志向自然超越了盆中的萱草。 他通过做官来养家,早已成为州官。 官位越大,功名越大,受到的封赏也日益丰厚。 他的腰带映衬着金色的花朵,头戴翟羽装饰的帽子,春日里饮酒庆祝。 然而,母亲为何不快乐,快乐则自然应该长寿。 人生若能如此养育,孝顺是否真的体现在萱草上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萱草这一象征母亲和孝顺的植物,探讨了孝道的真正含义。诗中,邵子通过种植萱草表达对母亲的孝顺,但他并不满足于形式上的孝行,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如做官养家,来体现真正的孝心。诗人通过对比萱草的象征意义和邵子的实际行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真正的孝顺是否仅仅体现在对母亲的物质供养上,还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